肠癌发现得早,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0%-97%,然而很多人怕麻烦、怕痛,不愿意做肠镜,往往错过最佳治疗时期。现在有一种方便、无痛苦、没风险的检测方式,比如粪便肠癌基因检测。
大肠癌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全国平均发病水平(29/10万),在广东其发病率已经排在第二位,成为地方高发癌种,严重威胁广大民众的生命健康。大部分患者在发现大肠癌时已是中晚期,治疗的社会成本高但治疗效果差。早期筛查是遏制大肠癌高发的有效措施之一,可以降低50%肠癌死亡率。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将大肠癌筛查列入公众健康方案。
目前,我国肠癌筛查的主要方法是结肠镜检查和粪便隐血试验。然而,记者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广州初筛大肠癌阳性率超过两成,明显高于肠癌实际的发病率。由于普通肠镜对大多数人来说,感受上较痛苦且检查前程序较多,只有不到30%的初筛阳性者会去做进一步的肠镜检查。因此,肠癌筛查市场上急需特异性较高、无创、受检者依从性较好的肠癌筛查方法来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减少正常人群中不必要的肠镜检查。
用粪便可发现86.71%的I/II期肠癌
利用粪便如何检测发现肠癌早期症状呢?
当人体肠道出现癌变时,这种检测能够发现大便样本中极其微量的异常DNA。
据了解,粪便DNA检测对于临床可以根治的I/II期肠癌的检出率可达86.71%。因为正常成人每天都会有上皮细胞脱落至肠腔并随粪便排出体外,而结直肠癌肿瘤细胞由于异常增殖,细胞与细胞间或者细胞基底膜的黏附性降低等因素,比正常上皮细胞更易脱落。因此,肠道肿瘤患者的粪便中会含有大量的从肠道肿瘤表面脱落的携带了肠癌病变信息的细胞和细胞成分,这些信息可以由特殊的检测手段来解读。
欧美一些国家已经应用了这一技术。借助这项新技术的发展,将有望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大肠癌风险人群筛查全覆盖,有效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粪便检测阳性还需做肠镜来验证
不过,粪便基因检测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它不能精确地检测出大肠腺瘤、原位癌等早期病变。肠癌的治疗效果随着疾病的发展越来越差,如果在还没癌变的腺瘤性息肉阶段就发现它,切除后生存率接近100%,早期癌变的治愈率也能达到80%-90%,但一旦到了进展期或者晚期,治愈率大大减低。另外,如果粪便检测是阳性的,仍要做肠镜来验证,而且从粪便检测无法得知肿瘤的分化程度、大小、位置等信息。但是,针对特定人群,这个检测意义还是很大的。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