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是一种好发于4~12岁之间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疾病。 抽动症是遗传、生物、心理、免疫和环境等因 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
什么是抽动症?抽动症又称抽动障碍,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男孩多于女孩。抽动症症状是什么?多表现为频繁眨眼、皱鼻、摇头、扭脖、耸肩、肢体抽动、喉中发声难以自控等。
患儿的病情常有波动性,时轻时重,有时可自行缓解一段时间。抽动部位、频度及强度均可发生变化。在患儿紧张、焦虑、疲劳、睡眠不足时,病情可加重。在精神放松时可减轻,睡眠后可消失。患儿一般智力正常,部分患儿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强迫症等其他问题。
抽动症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导致的精神神经异常,又有免疫、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协同影响。
遗传因素 抽动症具有家族聚集性。
神经生理因素 研究表明,抽动症与中枢神经递质失衡有关。
生化代谢因素 抽动症患儿可出现血铅浓度升高或血锌浓度降低。
社会环境因素 心理压力过大、饮食不洁、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过长、作息不规律等,都有可能导致抽动症的发生或病情加重。
对于抽动症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式。此外,针灸对于抽动症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面对抽动症患儿,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正确对待,多予鼓励。家长应避免采用责骂、指责、反复强调等方式对待孩子出现的症状,这样只会强化孩子的抽动表现。孩子有了进步,家长应及时予以表扬,帮助孩子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息规律,劳逸结合。患儿应保证每天8~9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
电子产品,减少使用。减少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避免观看惊悚、恐怖的影视作品,不玩紧张、刺激的电子游戏。
合理饮食,营养均衡。家长应注意患儿的营养搭配,多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吃辛辣、油炸、甜腻的食物,不喝碳酸饮料。
避免感冒,增强体质。家长应鼓励孩子多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放松心情,增强体质。患儿要注意保暖,适当增减衣物,避免感冒导致病情反复。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