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与养生 > 健康知识 » 正文

肥胖症的流行病学特征 肥胖症流行的影响因素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按照我国标准,中国成年人(≥18 岁)超重率为 34.3%,肥胖症患病率为 16.4%,6-17 岁青少年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分别为 11.1%和 7.9%,6 岁以下儿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分别为 6.8%和 3.6%。

  中国人群肥胖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呈现五个特点:

  (1)男性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比例均高于女性;

  (2)男性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的高峰年龄比女性小,男性超重比例在 50-54 岁达到峰值,而女性在 65-69岁达到峰值;男性肥胖症患病率在 35-39 岁达到峰值,而女性为 70-74 岁;

  (3)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北方地区普遍高于南方地区;

  (4)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显示出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的相关性,人均 GDP 较低地区的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更高;

  (5)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女性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较高,男性则相反。超重和肥胖症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并引发一系列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严重残疾和过早死亡。2019 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超重和肥胖症导致的死亡在全因死亡中占比由 1990 年的 2.8%,上升至 2019 年的 7.2%;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死亡中占比由 1990 年的 3.9%,上升至 2019 年的

  8.0%。超重和肥胖症导致的死亡在全因伤残调整寿命年损失中占比由 1990 年的 1.9%,显著上升至 2019 年的 6.5%;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伤残调整寿命年损失中占比由 1990年的 3.2%,显著上升至 2019 年的 7.7%。

  肥胖症流行的影响因素

  饮食因素:高能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摄入增加,以及膳食纤维摄入减少,是导致肥胖症流行的重要饮食因素。

  体力活动不足: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体力活动水平显著下降。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驾车出行等,导致能量消耗减少,多余的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增加了肥胖的风险。

  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和物理环境。社会环境方面,快节奏的生活、工作压力等可能影响人们的饮食和运动习惯。物理环境方面,社区缺乏安全的运动场所、食品环境中高热量食物的广泛可得性等,都对肥胖症的流行起到了推动作用。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肥胖症的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研究表明,肥胖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可能影响能量代谢、脂肪分布等,增加肥胖的易感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北京富玛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肥胖症的流行病学特征 肥胖症流行的影响因素
分享到
9

相关推荐

评论 (0)

联系我们

186 1211 6731

186 1211 6731

返回首页

富玛特微信

富玛特

微信号 186 1211 6731

联系我们

可以介绍下菌群移植项目吗?

菌群移植加盟费用多少?

现在有什么加盟政策?